笑果文化CEO贺晓曦:公司快垮了,是个段子
贺晓曦最近一次“出圈”,是在微博上被池子点名。
池子曾是笑果文化旗下知名艺人,双方年初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,池子被贺晓曦“移出公司群聊”,随后在微博上晒出截图,贺晓曦则分享了笑果文化官方声明,指出池子已提出解约诉求,公司正寻求与其进行法律层面的协商,并表示出于对艺人的保护,暂不对此事发表其他评论。
此后,贺晓曦在微博上沉默了三个月,再一次发声,是一张皮卡丘的玩具照片,配文“好日子”,同时关闭了陌生人的评论功能,这一天,笑果文化搬家到了原属于昔日法租界的皋兰路上一栋小洋楼,皋兰路最初的法语名字——高乃依路——取自法国17世纪职业剧作家皮埃尔·高乃依(Pierre Corneille),暗示着它的戏剧血统。
戏剧性是这家由李诞领衔的喜剧演员组成的公司最不缺的东西,池子解约只是2020年众多章节中的一个,但最扎心的生活总能酝酿出最好笑的段子,笑果文化会遵循这条喜剧规律走下去吗?
以下是贺晓曦的口述。
艺术家
2020年,笑果上了好几次热搜,李诞也在节目里自嘲:“这个时候录《脱口秀大会》就是强颜欢笑,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感觉。”
虽然疫情期间,线下演出停了,但其实公司上半年业务挺多的,为了“诱惑”新人,还搬了家,换了更好的工作环境。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外面都觉得公司快垮了,出去开个会,大家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我,在节目里说公司不行了,那只是个段子好吧。
风波会不会让我更有危机感?其实创业公司一直有危机感,倒不用风波来刺激。冷静下来思考,其实它提醒我,公司进入不同的阶段了,不是说之前的东西不对,要推翻,而是到了升级和调整的时候,收入结构、组织能力、商业模式,这些都需要调整。
笑果的定位不是一家“综艺+艺人”的演出公司,而是一家产业公司,编剧、培训、演出、节目都在做,这个行业里没有一家公司的业务边界超过我们。
我理解的产业公司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:第一,代表这个行业的形象;第二,为行业制定游戏规则,帮助同行降低交易成本。比如我们做出一些东西之后,我们的同行就不用再跟客户解释为什么脱口秀还需要编剧了。
之前我们老拿这个行业调侃,说中国干脱口秀的人加起来坐不满一辆巴士,还说,不能让这群人同坐一辆巴士,万一出车祸,中国脱口秀就完了。这两年状况虽然有所改善,但这个行业缺人还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摆在那里。
所以你问我,对于已经成名成“角儿”的头部演员,公司有没有帮他们规划下一步的发展路线,会不会担心果子熟了掉下来烂在地里,坦白讲,这不是我担心的事儿。脱口秀是一个很垂直细分的行业,大家愿意来,肯定是因为喜欢,那些在这个领域里获得正反馈的头部演员,我觉得他们还是很想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。
……
(本篇全文发表于《中欧商业评论》2020年10月号。订购热线:021 — 60622166,网上订购点击此处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