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零售企业该如何布局数字化
王晓锋 极致零售研究院(SRI)执行院长兼首席专家 沐 沐 极致零售研究院(SRI)研究员
徐礼昭 重构零售实验室(RRL)高级研究员
计三勇 商派软件联合创始人 [2021年02月刊总第152期]
在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的当下,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公域私域合营、线上线下融合、前端中台一体、内外系统集成四种方式制定2021年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。
五年前,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曾感叹:零售行业是最早受到互联网冲击的行业之一,也是目前与互联网发展融合最深的行业之一。
2020年是过往年份中,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最紧密的一年。但在数字化实施的实际过程中,零售企业不仅面临来自技术层面的痛点,也面临来自运营层面的痛点,在2021年,零售企业应该如何才能下好数字化这盘棋?为此,极致零售研究院(SRI)联合重构零售实验室(RRL)和数字化服务商商派软件,在年末选择部分零售企业进行定性的访谈互动,从第三方机构的角度为零售企业2021年制定零售数字化转型战略给出规划建议。
盘点零售企业数字化发展的进程
无论是品牌方或零售端,都已意识到零售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。在访谈中,当被问及“2020年在整体零售数字化方面做了哪些布局”时,排在第一的是“数字渠道与营销项目”,如实体店升级云生意、盘活私域运营、升级会员体系等;排在第二的是零售企业已布局或者正在规划中台项目,如数据中台、智能运营中台等(图1)。

对于问题“2020年私域业务开始兴起,贵公司在构建私域流量方面做了哪些动作”,98%的企业在2020年均布局了私域业务,如微信小程序、社交电商平台、直播电商平台等。
对于问题“线下导购实现数字化了吗?导购是否实现了数字化分销”,100%的企业都有意识让导购用微信和顾客互动,但其中80%以上企业和顾客的互动较为随意,导购各自为阵自由发挥,30%左右的企业有意识用企业微信对顾客进行管理,48%的企业使用“钉钉+手淘”和顾客互动。
如果对所访谈的企业数字化进展状态进行汇总归类,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种类型。
主动型 主动型企业指主动加速数字化进程的零售企业,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赶上一波时代红利,化危为机。
这类企业之前修筑了数字化跑道,一旦苗头正确就在原来系统上加新插件比如小程序、直播等,把私域流量变现。边巩固路基,边加速度,抢占了先机,就像林清轩从疫情爆发初期账面资金仅能支撑67天的窘境到2020年第一季度利润超过2019年全年,实现了大逆转。数字化让林清轩打了翻身仗,优秀的市场表现进而得到资本的青睐,从险些破产到完成亿元级融资。
被动型 被动型企业指疫情期间被动中匆忙上线的零售企业,惊险渡过危机,寻求更合适的解决方案。
这类属于快速反应型的企业,数字化转型成了它们的“当务之急”,快速反应帮助它们渡过危机。但由于临时拉练出来的运营团队底子不强,如果需要保持持续增长,不仅需要注重技术团队能力提升,运营团队的能力提升也是实现业绩增长的一个关键要素。
受困型 受困型企业指反应慢、基础弱、受困数字化的企业,深陷业绩泥沼中,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。
这类属于迟疑型的企业,受困数字化,在转型的关键时刻,迟疑越久往后的转型就越吃力,也是业绩受到影响最大的一批企业。因此,它们更亟需作出战略选择,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合理且快速布局数字化业务。
2021年品牌零售数字化有哪些变局?
消费重拾动力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先生认为,中国经济增长率有望从2020年的2.3%跃升至2021年的9%,将彻底走出疫情。2021年内升动力增长如私人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将成为主要引擎。消费增速将从2020年的-1%跃升到2021年的12%,内生动力修复,数字化是零售企业的工具和引擎,数字化程度高低决定了企业未来几年增长空间的大小。
用户消费习惯及用户线上购物心智逐步形成 来自吴晓波频道显示的一组数据显示:截至2020年6月,50岁以上的网民占比猛然激增到22.8%,占据了中国网民总数的近四分之一。全国中老年网民累计升至2.14亿。互联网基本上覆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,从长期看,用户消费习惯及用户线上购物心智逐步形成。
诞生更多元的“商业技术+新消费场景” 2020年疫情推动了数字化服务商的技术发展。从纵向看催生了更多如业务中台、数字化导购等数字化商业应用;从横向看加速了直播电商、社区团购等销售场景,已然构成了零售的“数字新基建”。未来,各种更多元的“商业技术+新消费场景”,进一步赋能商家,将会进一步降低中小品牌的数字化转型门槛。
零售企业将面临新的挑战 2021年零售企业依然将面临着诸多挑战。比如内部管理与业务流程之间、外部消费端反馈的数据与品牌供给端之间、产品开发与消费需求之间……这些数据的衔接、反馈容易出现断点,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时候,系统无法及时识别、处理,导致企业管理者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前端需求得不到及时响应。
为应对未来的挑战,在访谈中当被问到“2021年亟需解决改善的问题”,我们得到如下答案的排序(图2)。

从图2中可见,创造新增量,线上线下业绩的同步增长是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。同时零售品牌也非常期望用数据驱动前端营销、销售场景,以覆盖更多的市场,提升后端供应链与渠道效率,以加快对消费需求的敏捷反应。由此,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渴求,也将带来企业内部组织和团队结构的变革,在“人才+技术”的同时作用下,数字化赋能将会迭代零售新业务模型。而数据获取能力,跨渠道捕获、收集和集成各种来源的数据是基础,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客户行为和产品使用的洞察、供给和需求的洞察,进而提升企业经营者的决策能力。
除了提升供应链能力外,消费者服务能力将成为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增加和顾客的互动,建立亲密互动关系是零售企业2021年亟需解决的另一项挑战,实现数字化用户经营是一项长期的工程,零售品牌要想获取伴随互联网成长的90世代人群的持续认可和拥护,必须加速融入互联网。
为了跟上时代之“变”,零售品牌要通过数字化手段,在客户表达出他们的需求之前,企业就能预测到他们的关注点,同时它还要求企业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,实现品牌成本、流通和价格最优,提供给消费者的交付场景体验最好。
……
(本篇全文发表于《中欧商业评论》2021年2月号。订购热线:021 — 60622166,网上订购点击此处)
感谢您对《中欧商业评论》的支持,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或想对文章发表看法,都可以通过微信与编辑互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