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家的自私与经理人的自尊
在FT中文网上读到尼科什·阿罗拉(Nikesh Arora)的新闻,我同情他,因为他是一个出卖自由的富人。但是如果有人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,我或许也会考虑出卖我的自由。是的,至少我会考虑。
自由有价
都财务自由了,还要卖身吗?
阿罗拉出生在印度,后在美国东北大学读MBA,娶印度商界世家撒帕尔家族之女阿耶莎·撒帕尔(Ayesha Thapar)为妻。他曾任T-Mobile首席营销官,主管过谷歌的全球销售团队。2014年8月,他放弃了谷歌5000万美元以上的年薪,跳槽到软银。孙正义挖得动阿罗拉,除了更加优厚的待遇,还有仅次于孙正义的地位。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记者穆拉德·艾哈迈德(Kana Inagaki)撰文,“和孙正义共事的一个困难之处是要忍受疯狂的工作时间……需要准备好在一天24小时的任何时间点接到孙正义的电话”。而阿罗拉的态度是: “我妻子不介意(孙正义)在睡觉前和起床后打电话给我。”
钱和权势如此重要,以至于阿罗拉愿意放弃生活质量,一周7天,一天24小时待命?一个随时可以被骚扰、没有自己时间的人,实质上等于奴隶。天真的你不禁要问:有了这么多钱,都财务自由了,还要卖身吗?
如果孙正义给你这样的待遇,你会牺牲自己的“自由人”身份吗?如果这种牺牲是终生的,我相信大多数富人不愿意;如果这种牺牲是暂时的,我相信大多数人愿意。问题是,你的自由是否有人买,能否卖个好价钱?
在联想这个柳传志引以为荣的“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”里面,柳传志曾经当众把杨元庆骂哭,柳传志说,杨元庆是他生命的一部分。柳与杨的关系近似父子但绝非父子。正如柳传志所言,儿子不管做了什么,骂一顿后还是儿子;但是杨元庆如果违反了基本原则,柳传志就认为两人的关系失去了基础。所以,杨元庆“享受”了严父给予的待遇,但实质上他与柳传志的关系仍然是职业经理人与企业家的关系。说句不好听的话:他受的是儿子的罪,却没有儿子的权益。
喜欢奢侈品、深得何享健信赖的美的CEO方洪波这样描述他与何享健之间的关系:“这种关系建立在非常信任的基础上,而信任是在过去二十年中形成的,但在我接班之后每一秒,这种信任关系可能都在变化。如果哪个细节没有把握好,会顷刻间就发生变化。它很脆弱,毕竟不是血缘关系,是雇佣关系。”奢侈品,很可能就是方洪波对自己全身心付出的奖赏,对丧失的自由和尊严的补偿。
职业经理人是这样一群人:他们渴望过“人上人”的尊严生活,但没有创业所必需的赌徒式的勇敢,或者也缺少忍受朝不保夕、跌宕起伏的大盈大亏的心理能力。所以,众多不缺钱的人宁愿打工。久为人下,他们成了职业经理人,而少数勇者,百折不挠赌一把、赌两把、赌三把,极少数的成功者就成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家。企业家和经理人,是一对儿谁也离不开谁的冤家。
不做公平交易的感召都是耍流氓
如果不先做小人,大家往往连做君子的机会都没有了。
杨董是一家计划上市的高科技医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,马总是一家国际知名医药公司的销售总监。由于组织调整和市场不景气等因素,马总决定加入杨董的公司。
研发出身的杨董对于马总的加盟激动万分。多年来,公司虽然产品领先,但由于销售的软肋,市场拓展一筹莫展。杨董深知马总凭借自身的团队领导力、销售能力和现有客户关系,完全有望快速打破僵局。但这毕竟只是一种可能性,所以他为马总开出的薪酬标准不高,但是其中的股权激励吸引了马总。
一方面,杨董在第一时间就为马总施展拳脚做好了所有的准备,包括办公室、助理、前任的工作交接、工作邮箱、名片。而实际上,马总正式入职之前就已经在为杨董的公司奔波了。入职之后不到半个月,马总就不负众望,拿下三大客户,势如破竹。
然而,另一方面,股权激励协议迟迟未能落实到文字。马总不免有些失落,所以主动提起,杨董推说最近太忙。
..............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