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成长之路
改革开放30年来,无锡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极其突出的成绩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(GDP)由1978年的25亿元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4420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达16.64%。从经济总量指标上看,无锡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九位,达到工业化后期发展水平。
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好机遇和优越的地理位置,无锡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,已具有高度的开放型经济的特征。
无锡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,在全球市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产业体系。经历了最近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,无锡已形成冶金、钢铁、机械、化工、轻工、电子、建筑等多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支柱工业。近年来,产业发展呈现出升级加速的特征,集成电路、光伏太阳能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。生物医药、软件、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也增长迅速。
与此同时,无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现代化步伐近年来呈现出加速特征,城市化率在2008年底达到69%,比1978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。
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,无锡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改善。2008年,无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 605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80元,在30年时间里分别增长68倍和61倍。无锡的各项社会事业在此期间也有了全面发展,为建设小康社会、和谐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
无锡30年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。从1978年底到1991年的13年,无锡开创了“苏南模式”,乡镇企业“异军突起”,农村经济飞速发展,小城镇快速兴起。随着苏南模式的正式形成,无锡率先建成了总体小康,进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。
从1992年到2001年,无锡对“苏南模式”进行了反思与扬弃。一方面,大力实施“外向带动”战略,直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。另一方面,积极突破思想束缚,大力推进公有制企业改制转制,加速乡镇企业向明晰产权的私营企业转变。通过这些改革,无锡经济实现了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向外向型经济带动、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多元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两大历史性转变。
自2002年以来,无锡进入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的第三个阶段。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破除“以物为本”、“片面重视GDP增长”的思想束缚,以结构调整、城乡统筹、改革创新、环境保护四大战略举措为突破口,向现代服务经济、高技术经济和全球化经济转型,可以被视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。
